案情:王某与建缘担保公司签订协议,约定担保公司为王某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。彭某、许某及王某与担保公司签订反担保合同,由彭某、许某对担保公司为王某向银行借款提供担保的行为进行反担保。约定,如担保公司代偿,王某自代偿之日起向担保人支付利息及逾期罚息。合同还约定,王某向担保公司支付借款金额20%的违约保证金,若王某违约,保证金不予返还。后王某及担保公司与银行签订保证担保借款合同,约定王某向银行借款9万元,担保公司为王某的借款提供连带责任保证。王某在此过程中交给担保公司18000元违约保证金。借款期满后,因王某未及时还款,担保公司为王某代偿了借款本息。后因索款未果,遂诉至法院,请求判令王某、彭某、许某偿还代偿本息并承担违约责任。
审判:法院认为,王某借款后未按约偿还,担保公司代为履行了偿还借款本息的义务,王某应承担偿还代偿本息的责任。彭某、许某亦应按约承担连带偿还责任。双方约定的利息和罚息属违约金,王某交纳的违约保证金亦具有违约金性质。综合违约金数额,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高,应予调整,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130%计算。
点评:认定违约金是否过高,应以违约造成的损失为基础,兼顾合同履行情况、当事人过错、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判定。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的30%,一般可认定为“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”。担保公司作为中介服务企业,主营业务是提供信用担保,收取少量的服务费用,但由于王某未按约还款,致其承担代偿义务,王某的行为损害了其利益,从维护市场经济秩序、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出发,根据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,对违约金按照银行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130%进行调整。